散热器的装机成本在整机中占比虽然不算大,但也绝对不算小,便宜一点的入门级风冷和水冷基本都要100-300元,稍微好一点的水冷就得400-600元,旗舰级水冷神级能达到千元左右的售价。我们上期在5800X vs 11900K的评测文章中,使用的是顶级的ROG STRIX LC II 280 ARGB水冷,对比出了5800X和11900K的发热水平差异,但我想这个对比可能还不够直观。

这次我们选择了平民百元级风冷散热器-雅浚G3来进行测试,对比5600X和11700K在整机平台中,散热器成本的差距。
(注:本次评测中性能测试与压力测试使用的散热器不同,前者为衡量绝对性能使用的是高性能水冷,后者为衡量散热水平差异,使用的雅浚G3散热器。)
测试方法与室温条件
在27度的室温环境下,使用雅浚G3对5600X和11700K进行AIDA64压力负载测试,经过10分钟的烧机后,清除所有温度数据,再经过5分钟的测试进行截图。

首先是锐龙5 5600X,可以看到使用雅浚G3散热器对锐龙5 5600X进行15分钟压力负载测试后,CPU Package(处理器表面)温度最高温度88度,平均温度为87度,全核加速频率在4.45GHz-4.65GHz,稳定通过AIDA64 FPU负载测试。

然后是酷睿i7 11700K,这个测试我们并没有跑完15分钟的全过程测试,而是仅仅跑了6分钟左右就选择了停掉测试。因为11700K使用雅浚G3散热器进行AIDA64 FPU压力负载测试,核心温度以及CPU Package温度均触及95度的温度上限,进而触发处理器温度保护进行降频,i7 11700K需要降频至4.3GHz才能稳定在89度左右的CPU Package温度水平。4.3GHz的i7 11700K显然与之前我们测试的性能成绩不相符,所以这个测试没有了继续跑下去的必要。

在好奇心下,我们手动调整了11700K的温度保护上限到115度,这通常是我们进行极限超频的一种方法。可以看到,11700K在解锁了115度温度上限后,发热量依然超标,但全核睿频能够达到满血的4.6GHz,CPU Package温度达到114度,基本是踩着温度上限在运行。所以我们基本可以得到结论,对于普通玩家来说,11700K基本很难使用雅浚G3这个级别的散热器稳定运行。唯有进行一些手动调整,例如提高温度上限、关闭AVX指令集等,才能使用这个级别的散热器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