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士顿NV1 2TB固态硬盘评测

Essence 2021-05-05
收 藏


进阶测试项目1:SLC缓存及过半盘使用性能
金士顿NV1在空盘状态下的SLC缓存容量过于庞大,HDTune文件基准已经无法胜任,需要在删除文件分区的情况下用IOMeter进行顺序写入,根据写入速度下滑点确定SLC缓存容量。测试结果显示金士顿NV1 2TB在空盘状态下大约有500GB容量的可用SLC写入缓存,缓存外的顺序写入速度在40~75MB/s之间波动。

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:好消息是,缓存外写入速度虽然不太理想,但是在多数家用电脑系统盘以读取为主的使用模式下,实际性能并不差;坏消息是500GB的海量SLC缓存只在空盘时提供。

无论是CrystalDiskMark还是PCMark 8存储测试成绩都告诉我们,金士顿NV1在盘内空间使用率50%的情况下完全不会有掉速之忧。


HDTune文件基准测试告诉我们,50%空间使用率下金士顿NV1 2TB的可用SLC缓存容量大约42GB。


进阶测试项目2:不同空间使用率下性能测试
此外我们还在不同空间使用率下测试了PCMark 10快速系统盘基准和完整系统盘基准两项测试,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。在快速系统盘基准测试中,从0%到95%空间占用,金士顿NV1 2TB的性能没有任何衰减:


而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测试中,50%半盘状态下的成绩相比空盘时下降一半左右,而后随着空间使用率的增长又有小幅回弹,但总体上性能是要比空盘时降低至少44%。如果从导出的Excel报表来看,所有测试项目的成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,无一例外。从PCMark 10完整系统盘测试的成绩来看,这个时候的性能大体上相当于使用TLC闪存的入门级无DRAM缓存SATA固态硬盘。


PCMark 10的快速系统盘基准和完整系统盘基准其实是有一些重叠项目的:cps1(写入测试,拷贝339个JPEG文件,共计2.37GB数据写入到SSD)、cps2(混合读写测试,同盘拷贝339个JPEG文件)、cps3(读取测试,从SSD读取339个JPEG文件)、exc(Excel应用测试)、ill(Adobe Illustrator应用测试)、psl(Photoshop轻负载使用测试)。

这些项目在快速系统盘基准中单独测试时都没有出现性能下滑,而到了完整系统盘基准,和更多其他项目一同测试时就出现了严重的掉速,只能说明一个问题:NV1的性能表现受使用强度的影响非常大。这个使用强度主要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写入量:快速系统盘基准测试整个过程只会产生23GB的写入量,而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整个过程写入高达204GB。


有朋友可能会感觉,PCMark 10快速系统盘基准的测试压力似乎太小,而完整系统盘基准的测试压力又有些偏大。实际上,家用电脑系统盘的常见工作,如系统启动、游戏和应用加载这些工作,都是以读取为主。在进行这些工作时QLC SSD的压力甚至会比快速系统盘基准中的Photoshop轻负载使用更低。

日常中轻度使用过程中有足够时间给SSD完成缓存释放,那么NV1使用起来和TLC固态硬盘差别不明显。但如果使用强度较大,SLC缓存被写爆,QLC闪存的劣势就会显露无遗,GC垃圾回收和由测试程序发起的硬盘读写请求撞车,将严重拖累使用性能。这个拖累是全面性的,包括读取性能也会受到影响(譬如上面的cps3测试照片文件读取)。

进阶测试项目3:Chia硬盘挖矿缓存盘应用
之前和大家探讨过Chia个人矿工方案,这个测试的环境为酷睿i9-9900K平台,除开启内存XMP之外,其他BIOS设定取默认值。Plotter使用4线程,缓存盘使用金士顿NV1 2TB,目标存储盘使用机械盘。单任务测试,仅使用5小时23分就完成了一个P盘任务,表现属于中上游水平。

单个P盘任务对金士顿NV1产生写入量1792GB,读取量1807GB。

金士顿NV1 2TB的官标写入耐久度为480TBW,这个数据是依照JESD218标准来计算的。通过Process Monitor对P盘过程的分析来看,P盘的写入模式大多属于256KB顺序写入,这种使用方式下的写入放大率极低,所以实际总写入字节数应该会比480 TBW的标称值高出很多,因而即便是QLC闪存的NV1也具备挖矿的潜力。

受限于SLC缓存外写入速度较低和DRAMLess无缓存不适合大范围随机存取的自身特点,在将NV1用于Chia挖矿时应尽量采取单任务模式,如果希望达到并发拓荒的效果可以考虑同时安装多颗缓存SSD来实现。